揭开印度高血压与糖尿病 “双重流行” 的面纱:性别差异、风险评估及热点地区剖析
在印度,非传染性疾病(NCDs)负担日益加重,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常并存。研究人员分析印度第五轮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数据,发现二者流行呈年龄梯度变化,存在性别差异和地区热点。该研究为防控提供依据,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疾病负担发生了显著变化,非传染性疾病(NCDs)所占比重急剧上升。据统计,1990 年 NCDs 占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的 43%,到 2019 年这一比例飙升至 64%,预计到 2030 年将占到全球疾病总负担的 77%。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每年约有 1700 万可预防的死亡由 NCDs 导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更是承担了其中 77% 的死亡病例。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 NCDs 的主要诱因,其危害不容小觑。在印度,这两种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攀升,给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特定地区、年龄组或临床环境,缺乏对全国代表性人群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共存情况的系统研究,且在人群层面对于二者相互发病风险的证据存在明显缺口,这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综合疾病管理策略极为不利。
为了填补这些研究空白,来自印度健康系统转型平台(Health Systems Transformation Platform)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利用印度第五轮全国家庭健康调查(NFHS - 5)的公开数据,对 614,426 名女性和 556,199 名 30 岁及以上男性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生物标志物信息进行分析。该研究通过估算年龄标准化患病率、计算调整风险比(ARRs),并运用 ArcGIS Pro 进行双变量地图绘制、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深入探究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在不同性别、地区的流行情况、共存现象以及双向发病风险。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数据来源于 NFHS - 5,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设计,确保了全国代表性。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通过计算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来消除年龄结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运用 Stata 16.0 软件中的 adjrr 命令计算 ARRs,以评估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利用 ArcGIS Pro 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直观展示疾病的地理分布特征 。
:参与研究的人群中,40 - 49 岁年龄组占比最大,约 68% 的参与者来自农村地区,低流行病学转变水平(ETL)的个体在样本中占比最高,达 44%。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未患病者。高血压患病率在男性中为 30.3%(95% CI:30.14 - 30.48),女性中为 28.6%(95% CI:28.47 - 28.79);糖尿病患病率在男性中为 19.7%(95% CI:19.58 - 19.88),女性中为 17.4%(95% CI:17.22 - 17.50)。且二者患病率均随年龄、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增加而上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
:在糖尿病患者中,43.1%(95% CI:42.67 - 43.53)的男性和 43.9%(95% CI:43.48 - 44.36)的女性患有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28.1%(95% CI:27.75 - 28.37)的男性和 26.6%(95% CI:26.33 - 26.93)的女性患有糖尿病。
bwin官网
:研究识别出多个疾病流行热点地区。如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面,男性有三个热点地区,女性有两个热点地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面,男女均有三个热点地区。这些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印度沿海地区、南部高 ETL 水平的邦以及北部高 ETL 水平的邦和东北部地区
:全国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 39%(ARR:1.39,95% CI:1.38 - 1.40),女性增加 41%(ARR:1.41,95% CI:1.39 - 1.42);高血压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男性增加 51%(ARR:1.51,95% CI 1.49 - 1.52),女性增加 55%(ARR:1.55,95% CI 1.53 - 1.57)
研究结论表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年龄梯度,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两种疾病存在双向关联,一种疾病的存在会显著增加患另一种疾病的可能性。该研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4(即到 2030 年将 NCDs 过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应将这两种疾病作为一个统一的实体进行管理,针对高负担热点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首次利用全国代表性的个体生物标志物数据进行分析,为深入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流行及共存情况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发现的年龄梯度、地区差异和双向风险关系,对于制定精准的公共卫生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无法区分 1 型和 2 型糖尿病等。尽管如此,该研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二者的共同风险因素、疾病进展途径以及地区差异,以便在初级保健层面制定更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同时,开展纵向研究对于评估早期干预模型的长期效果、完善预防、筛查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总之,这项研究为印度应对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一双重公共卫生挑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方向,对全球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地区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